1 非冷凝气体来源 ①蒸汽进入前(qian)灭菌舱内的气体排除不彻底, 主 要是灭菌预真(zhen)空循环的效力不足、循环次数不够(gou), 或 者是真(zhen)空度不(bu)够。②灭菌器门的密(mi)封不严。现代灭(mie) 菌器一般采用气动密封的滑门系统。在此密封的后 面必(bi)须有一(yi)个高于灭菌舱内的(de)压力, 密封不严将(jiang)导 致高压气体流向(xiang)灭菌舱内。③漏气(qi)。现代灭菌器通 过真空来排出舱内的气体。门密(mi)封部位, 排气管或 者螺丝部位的漏气, 均能引起空气的进入(ru)。因此, 现 代的灭菌器均带有一个漏气测试程序, 尽(jin)管如此, 它 每天(tian)在正式灭菌前最多被(bei)执行一次(ci)。④蒸汽发生器 和蒸汽管道在不用(yong)的时候会混有空(kong)气或(huo)非冷凝(ning)气 体。当它们再(zai)次启动时需要先用蒸汽将其(qi)清洗(xi), 在 医院中, 这个过程主要通过预热灭菌器时的空载运 行来(lai)实(shi)现 。随后 BD 测试用来(lai)检测空气是否已(yi)经(jing)被 从灭菌(jun)舱内完全(quan)排净, 如果第(di)一次 BD 测试(shi)不成功 的话, 一般(ban)来讲第二次 BD 测试均能成功。⑤最(zui)关 键(jian)的问题是随(sui)蒸汽一起(qi)进入的非冷凝气体, 这些(xie)气 体和蒸汽一起进入(ru)灭菌器内。它们是在产生蒸汽时 由如(ru)下原因而产生的, 水中溶解的空气, 这些空气在 加(jia)热时(shi)被从(cong)水中驱赶出来。饮用水(shui)中(zhong)含有碳酸(suan)氢 盐, 这(zhe)些碳酸氢盐在(zai)加热时会变成碳酸盐(yan)和二氧化(hua) 碳( CO2) 。
2 透气性物品(pin)和管腔器(qi)材不同(tong)的空气清除过程 实践表明, 在医院众多的灭菌物品中, 不同(tong)类 型物(wu)品的(de)空气清除过程的效(xiao)率是不相同的。无包装 的物品固然灭菌(jun)容易, 但是它们有灭菌后再次污染 的危险。相比而言, 管腔器材(cai)的灭(mie)菌是比较难的, 因 为它们的空气清除过程是(shi)很困难的, 灭菌物品不同, 其空气(qi)清除效果也不同。 对灭菌物品(pin)进行单层或双层(ceng)包装, 将使空气的排出变得(de)困难, 尤其是带有孔隙的物品的排气, 如(ru)敷(fu) 料包类。Bowie, Dick 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就设计了 一个检测包(bao)裹, 这(zhe)个包裹被作为(wei)标准 Bowie -Dick 测试包(bao)的基础。如(ru)今它被作评价灭菌效果的(de)测试包 裹, 并长期以来(lai)被(bei)认为是所有难于(yu)排气的物品的代(dai) 表。但(dan)是(shi)随着人(ren)们对(dui)灭(mie)菌过程认识的不断(duan)深入, 人 们认识到和棉布包相比细(xi)管或腔体的(de)排气更加困 难(nan), 因此, 在新的大型灭菌器标准中(zhong)规定了要做一个 1. 5 m 长、末端带有过程挑战装置(zhi) PCD 的(de)检测。
3 对灭菌效果的影响
医院(yuan)中要灭菌物品(pin)的种类很多, 这些物(wu)品在标 准灭菌条件下 121℃ , 15 min, 132 ~ 134℃ , 3. 5 ~ 4 min 可以得到有效的灭菌, 但前提(ti)条件是蒸汽能够 直接和灭菌物品(pin)的(de)表(biao)面接触(chu)而不被其内(nei)部所积存(cun)的 空气所阻碍。当(dang)空气(qi)在腔(qiang)体内(nei)部或灭(mie)菌包裹的内部(bu) 不能被预先的排气循环所完全(quan)清除时, 在部位(wei)积存 的空气就会阻止(zhi)蒸汽的进入, 进而在部位所发生的 就不是蒸汽灭菌而是干(gan)热灭菌。但(dan)是干热(re)灭菌所要 求(qiu)的(de)条(tiao)件为 160℃ , 120 min 或 180℃ , 30 min, 这些(xie) 条件(jian)在蒸汽(qi)灭菌条件下(xia)是(shi)得(de)不到满(man)足(zu)的。
4 水处理的必要性
灭菌物品中的非冷凝气体的残(can)留除了来源于灭 菌器本身的功能障碍外, 更主要的是来源于蒸汽的 质(zhi)量, 主要是蒸汽用水的质量。因此, 对用于蒸汽发 生器的用水进行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。蒸气灭菌 器的预真空排气的效果(guo)也依赖于蒸汽中非(fei)冷(leng)凝气体 的含量, 不(bu)能超过一定的限度。灭菌器舱包括其所(suo) 附带的仪表和管道。产生蒸汽的用水必(bi)须要含有尽 可能少的非冷凝气体。由于(yu)这个原因, 欧洲标准 EN285 中对蒸汽中非冷凝气体(ti)的含量要求为每(mei)升 蒸汽的冷凝物中不超(chao)过 35 ml 的非(fei)冷凝气体(ti)。 对(dui)于非冷凝气(qi)体的测量可以按照欧洲(zhou)标准 EN285 的规定进行。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争论的问 题是, 非冷凝气体的浓度达到多(duo)高才对灭菌过程造 成危害。对此没有一个绝对(dui)的界限。它取决于灭菌 物(wu)品的多少(shao)。当灭(mie)菌舱(cang)内要(yao)灭(mie)菌的物品很少时, 灭(mie) 菌舱内所(suo)有的非冷凝气体将全部集中到这些灭菌物 品内, 相反对于比较多(duo)的灭菌物品而言, 平均分配到(dao) 每(mei)个灭菌物品(pin)内的非冷凝气体(ti)就要少一些。这就是 所谓的(de)小装载效应( smallload effect =SLE ) , 小装载 效应对于蒸汽中本身(shen)存在的非冷凝气体无效。 水处理中比较经济的方法是进行反渗透处理, 通过使用新型的(de)生物膜系统可以做(zuo)到将水(shui)中的 99. 7 %的盐份去掉, 随(sui)后残余的盐份( 约为0 . 009 g/ l) 对灭菌过程的影(ying)响是不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