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卫生部(bu)《医院(yuan)感染管理规(gui)范》及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(fan)》的(de)管理要求(qiu),结合我院(yuan)的实际,特制定本制度。
、消毒灭(mie)菌应遵循的原则
1.医务人(ren)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,进入人体组(zu)织或无菌(jun)器官的医疗用(yong)品必须灭菌;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。
2.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,应先(xian)去污染,彻底清洗干净,再消毒或灭菌;其(qi)中感染(ran)症(zheng)病人(ren)用过的医疗器材(cai)和物品(pin),应先消毒,彻底清洗(xi)干(gan)净,再消毒或(huo)灭菌。所有医疗器械在检(jian)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。
3.消毒物理方法,不能用物理方法(fa)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。
4.禁止用消毒液保存物品,消毒灭菌后应及时取出,用清洁或灭菌水冲洗干净后,控(kong)干保存。
5.用于消毒(du)灭菌处理的容器及器(qi)具在(zai)使用前必须行消毒(du)灭菌(jun)处理。
6.在进行消毒清(qing)洁处理(li)时,如擦拭门窗、桌椅(yi)等时应备两桶,桶装放清洁抹布、桶装放使用后的脏(zang)抹(mo)布,脏污时随时更换,用后终末消毒。禁止桶水抹布的清洁(jie)方式。
7.连续使(shi)用的消毒灭菌物品必须(xu)有明显的消毒灭菌标识。 二、各类物品的(de)消毒灭菌方法
1.高压(ya)蒸汽灭菌:手(shou)术器具及(ji)物品、各种穿(chuan)刺针、注射器、压舌板、舌钳、开口(kou)器、引流管、引流瓶等(用灭菌)、三联瓶(周灭菌二次)。
2.煮沸消毒法:暖水瓶塞(终末消毒)、奶瓶、塑胶奶头、毛巾、配奶器等(用(yong)消毒)、擦手巾(日(ri)消毒)。
3.干热消(xiao)毒:油(you)、粉、膏等,玻璃、搪瓷等耐高热物(wu)品也可选用。
4.清洗:可以由洗衣班完成(cheng)。这类物品为低度危险性物(wu)品,虽有微生物污(wu)染,但般情况下无害,只有当(dang)受到(dao)定量致(zhi)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,这类(lei)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(wu)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,般可用低效消(xiao)毒方法,或只作(zuo)般(ban)的清洁处理即可,仅在特殊情况下,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。如:口(kou)罩(zhao)、隔离衣(用消毒,浸湿(shi)或脏污时随时(shi)更换消毒;如(ru)有特殊要求可送供应室灭菌处理)、工作服、床单、被套、枕套、帽子、血压计袖带等(周消(xiao)毒(du),脏污时随时更换消毒或清(qing)洗)、擦手巾(日消毒)。
5.物理通(tong)风:室内(nei)空气无(wu)明显感染(ran)症病人(ren)污染时,每日物理通风两次(上下午),次20―30min;有感染症病人污染时,每日(ri)或终末用紫外线灯照射或(huo)臭氧消毒(du)。
6.消毒液浸泡法:体温计、止(zhi)血(xue)带(dai)、肛管、胃肠减压器、洗胃管、简易呼吸气(qi)囊、器械清(qing)洗桶、砂锯(ju)、弯盘、治疗盘、手套、拖布、抹(mo)布(用(yong)消毒)、吸引器的贮液瓶和塑胶管、输液(ye)网兜、输液牌(pai)、隔离鞋、氧气通气(qi)橡胶管、污物桶、痰盂、肥皂盒、洗手池(chi)、水槽(周消毒)、呼吸机及麻醉机管路、雾化(hua)器、湿化瓶等(deng)(周消毒(du),连续使用的每日消毒,用毕终末消毒)。
7.擦拭法:对大(da)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(fa)消毒的(de)物(wu)品用擦拭法消(xiao)毒。适用(yong)于以下物品:通气(qi)管(周消毒,连续使用的每日消毒,用毕终末消毒,湿(shi)化瓶干燥扭紧备用)、治疗台、喷雾(wu)器、耳镜、电(dian)耳(er)镜、额镜、咽喉镜(用消毒)、吸引器表面、听诊器、病(bing)历夹(jia)、电话机、血压计不可接触水(shui)部分、墙壁、门窗、冰箱、显微镜(jing)、急救柜(周消毒,脏污时随时消毒)、办公桌、办公(gong)椅、门(men)把(ba)手(shou)、治疗车、推(tui)车、病床、诊察床、产床、手术床、轮椅、床头柜(gui)、水(shui)龙头、地(di)面(日消毒,脏污时随时消毒(du))、暖水瓶(终末消毒)。
8.喷洒法:墙(qiang)壁、地(di)面等物体(ti)表面(脏污严重(zhong)时)。 9.干粉消毒法:般使(shi)用漂白(bai)粉(fen),适用于病人的呕吐物(wu)、体液、血液等(deng)量较大时(shi),局部消(xiao)毒(du)处理后再进行拖(tuo)擦清洗。
相关阅读(du):上海申(shen)安仪器(qi)